近日,上海一所学校因供餐企业提供的午餐出现异味问题引发广泛关注。涉事企业为上海璟年食品有限公司,其配送的午餐被学生和家长反映存在肉质发臭、蔬菜变质等情况。事件曝光后,该公司被暂停配送服务,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。
公开信息显示,上海璟年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,注册资本500万元,主营业务为食品生产、餐饮服务及集体用餐配送。该公司曾多次中标上海多所中小学及幼儿园的餐饮服务项目,服务范围覆盖浦东新区、闵行区等多个区域。
值得注意的是,该公司此前已多次被投诉并涉及法律纠纷。2022年,一名儿童在食用其配送的餐食后出现腹泻、发热等症状,家长以健康权纠纷为由将该公司诉至法院,案件以调解方式结案。此外,该公司还因食品安全问题屡遭投诉,投诉内容涉及餐食中出现异物、食材不新鲜、学生就餐后身体不适等。
尽管问题频发,该公司仍多次在政府及学校的招投标项目中中标。公开招标记录显示,仅2023年,该公司就中标了浦东新区某小学、闵行区某幼儿园等多所教育机构的餐饮服务项目。其投标报价常低于市场平均价格,部分项目中标价较预算金额下浮超过15%。
业内人士透露,校园餐配送行业竞争激烈,部分企业通过压低报价中标,但在实际运营中为控制成本,可能在食材采购、仓储管理等方面存在漏洞。此外,监管环节的薄弱也为问题企业提供了生存空间。目前,上海多地已启动对校园餐饮服务企业的排查工作,要求强化从采购到配送的全流程监管。
此次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关注。专家建议,应建立更严格的供应商准入和退出机制,引入家长监督委员会参与日常管理,并通过透明化采购流程、定期公开检测报告等方式,筑牢校园餐饮安全防线。